一千零七十四 郭鹏准备灭了鲜卑(2 / 2)

零度等温线的南移不仅对汉人农业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也会对畜牧区的鲜卑人造成毁灭性打击。

他们在温暖时期养育出来的大量人口在寒冷时期活不下去,牛羊大量冻死,人口也将受到大量饿死的风险。

为了生存,为了吃饱肚子,就算前方有刀山火海,他们也要冲过来。

不冲就是饿死,冲了,还有一线生机。

这个二选一该怎么选,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所以郭某人非常清楚,不趁现在把鲜卑人的问题干脆彻底的解决掉,再过十几年,鲜卑新一代成长起来,人口数量增多,数十万鲜卑骑兵被逼着南下的时候,就是魏帝国面临大危机的时候。

那个时候自己或许还活着,也许还在做皇帝,但是郭某人从来都不是一个会选择被动挨打的人。

郭某人的选择永远都是前进前进再前进,战争战争还是战争。

要趁他的开国精锐军队还保持着强大战斗力的时候,开国武将们都还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的时候,开国王朝还保持着无与伦比的动员力的时候,干脆彻底的解决掉鲜卑人。

为此,郭某人决定发动再一次的漠北决战。

上一次的漠北决战是汉武帝发起的,为了彻底打断匈奴人的脊梁骨,汉武帝拼着全国之力,对匈奴人发起了漠北决战。

可惜汉武帝没有骑兵三神器,否则他能得到更多的骑兵和更长时间的持续作战能力,汉军对匈奴人的杀伤力也会大大增加。

马匹的损失会减少,骑兵的战斗力会增加,骑兵的数量也会增加。

而在对方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时候,绝对有一口气消灭对方的可能。

这就是郭某人最大的战略目标。

匈奴人已经没有了,魏帝国最大的威胁是鲜卑人。

在他的战争蓝图里,他将动员十五至二十万骑兵,二十万至三十万匹运输用骡马,七十至一百万辅兵和民夫。

以占据河北至今十余年所积累的所有储备物资为底气,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倾国之战,横扫漠北,吞噬鲜卑。

这一次,郭某人要追寻古人的脚步,顺着卫青和霍去病们曾经的步伐,把匈奴人的替代者——鲜卑连根拔起。

让草原上再也看不到哪怕一个敢于南下抢掠的鲜卑人。

为此,他才决定在这个时候发动一场规模庞大的扫除贪污腐败官员的行动,在战争发起之前,把内部的米虫们狠狠地杀一批。

如此,震慑基层官僚们,让他们在战争时期全力运转,全力行动,不至于在战争的时候拖后腿,影响前线战局,或者说在战事紧张的时候贪污军饷、粮秣等战争物资,对前线造成影响。

前方大战的时候,后方不能起火,后方要是起火,战果就会大打折扣。

郭某人动员大量官员奔赴各地纠察贪官污吏的同时,自己也在洛阳进行全面战争准备。

他下令参谋台开始聚合之前十数年魏人通过战争、俘虏和行商得到的一切关于漠北鲜卑的消息,进行综合判断。

不止如此,还要把战争沙盘制出来,将漠北鲜卑人驻地标注出来,确定魏军北伐的基本目标。

这些年里,魏帝国虽然保持着对鲜卑部落的打击,但是和鲜卑之间的生意交往依然不曾断绝,该有的生意一样有。

曹氏商队和糜氏商队的特殊部分商队承担了这部分的业务。

这些商人带着各种丝绸布匹盐铁还有米粮之类的,去鲜卑部落换取大量的财富回来。

比如牛羊马之类的,亦或是各种皮制品骨制品等等特产。

一方面满足鲜卑人的日常需求,一方面也要获取这些特殊产品去其他地方做生意继续赚钱。

反正这些罕见的商品要是运到江南去,总是有的赚。

而这方面的贸易需求也给鲜卑人留下了缓冲的余地,让鲜卑人没有那么大规模的南下需求,也不至于让张飞难以对付。

张飞遂通过不断的钓鱼方式接连不断的发起数千人的战争,干掉了很多试探性南下的鲜卑部落,积少成多,立下大功。

但是那么多人,像张飞这样小打小闹是不能完全消灭的。

鲜卑是一个大集体,很多人,想要一口气消灭是行不通的。

对付一个体量并不小的敌人的时候,直接与他进行战略决战是不恰当的。

而通过接连不断的小规模偷袭进行持续性放血,从而让它无法顺利发展壮大且逐步疲惫是一个很好的战术。

张飞的价值就体现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