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1 / 2)

红楼春纤 六月泽芝 4799 字 24天前

王夫人一惊,皱眉道:“我那妹妹家,竟这般不入老爷的眼?”

“若做亲戚,倒还罢了,就是姨太太她们母女,也无有不好。只外甥素日行事不大妥当,听说娶了媳妇,也不甚孝顺。总不能与宝玉那么个舅兄的。”贾政言语平常,又见王夫人似有几分不服,便又道:“头前就听说闹了些事体,如今成家立业,却也不妥,可见严父早逝,总有些关碍。就算外甥女再好,也须得谨慎。”

这一番话说得王夫人口里说不出旁话来辩驳,却不免想到林黛玉身上:这还是父母皆丧的,宝丫头什么地方比不得?只到底是老太太教养,若理论起来,话却不好听。

然而,贾政所思,她却不曾想明白——薛父早丧,薛姨妈能养出一个薛蟠,薛宝钗再好,总也差了一些儿。不似黛玉,父母俱是样样出色,又是因为老年得子,算不得什么早丧。至如教养,薛姨妈与贾母也比不得。更别说,林家本是世家清贵,薛家却是官商人家,哪里能一般比较?

夫妻两人各有所思,却都不曾言语,一时睡下,却也囫囵过了一夜。贾政固然施施然去官府衙门,王夫人回头想着婆婆丈夫皆是不欲与薛家做亲,不免焦心,不知如何举措。薛姨妈却浑然不知,偶尔与王夫人姐妹说话,也不免将及宝钗、宝玉日后云云,倒叫王夫人越发说不出口来。

何况,她自己心中也颇有不甘,仍存了娶宝钗为媳之意。

她如此,宝钗看在眼里,微有所觉,到底事涉私密,又是长辈,不知详情,竟也不合开口,却不免有些恹恹。贾母却不然,看在眼里记在心中,越发不喜为宝玉娶妻宝钗这一件事,只欲再寻机会弹压。

如此不觉时日,黛玉嫁妆渐次铺展开来,贾母又见宝玉婚事暂且压下,便将心思移了大半在这上头,又听说探春惜春且想着为黛玉添妆,她便笑道:“她们小孩儿家家,哪有什么金银铜钱?”

鸳鸯早听说里头缘故,因笑着道:“原也不知道的,不过这几日送了图纸,里外人见了几回,就传开了。听得说三姑娘、四姑娘是将旧年年下散的金银裸子拿出来,托了薛姑娘去外头定的。说是里头造的,林姑娘也是见惯了,不如寻外头好的来,图个样式新鲜。”

“倒将这些零碎都寻出来了,可是有心。”贾母心里想了想,到底道:“也是我老了,竟不觉她们都是大姑娘,那一点儿月钱未必够用。虽说官中尽有的,到底女孩儿家细致,总有一二处用得着银钱的地方。”因此思量半晌,她便使人往探春、惜春两处与了些金银:“倒是忘了你们渐次大了,或有用得着的地方。”至如湘云、邢岫烟、李绮、李纹等几处也送了些。

湘云自不将这个放在心上,李绮、李纹、邢岫烟却十分推辞,只送钱的丫鬟将银钱一放便走,她们也是无可奈何,只得随两李之母一同过去,又要推辞。

贾母却摆手道:“原是一点零花罢了。也是我老了,竟不曾想到这头,大儿媳妇又常病着,凤丫头年轻一时半日想不着,府里事也多,竟就耽搁了。你们不见怪就是,若再要推辞,倒是我们的不是了。”

如此,众人只得收下,回头却不免与贾母做一些儿针线做谢。

贾母也不曾放在心上,只专心黛玉的嫁妆,一日检点起来,不由叹道:“头前与她母亲做嫁妆,也是这般一样样打点。那会儿只盼着她儿女双全,也在京中住着,母女俩常能说个话。不想光阴如梭,她没了,独独留下这一点儿血脉叫我养着。偏如今,这一点血骨也渐次大了,日后出阁,也不知能不能常日里说个话。”

“老太太,且有姑太太保佑呢,林姑娘必是能长长久久孝顺老太太的。”鸳鸯最是知情知趣,一听立时寻了话来劝慰。贾母听她这般说来,心内倒是宽慰了不少,因叹道:“若少了你,怕是老婆子我得少活两年。”

鸳鸯一笑,一时亲去倒茶来,端与贾母:“老太太长长久久,若是能一辈子服侍您,倒是我的福气呢。”主仆两个说了半日话,越发熨帖,又细看起嫁妆单子,点了里头的钗环等物,道:“这钗环首饰,最是要新巧,那一等必要的花样儿早早备下,另外精巧的,却得安排到明岁。”

“知道。”鸳鸯记下这一条,又问了几句旁的,一准儿吩咐下去。这边如此,那里探春惜春却已是得了宝钗送来的簪钗并余下的金银裸子,她们早知此事多有烦扰,一时谢过,翌日却亲往宝钗之处,各送了针线活儿,权当谢礼。

宝钗见了,只笑道:“不过打发人说两回,顺路的事儿。你们这般,倒显得我们姐妹生分了。”探春惜春自是含笑道应当烦扰等话。两头说了一阵话,又略略用了些点心,方才告辞。

待人走了,宝钗方将那针线活儿取来细看,一看就不由一怔——这活计做得精细鲜亮,却是费神费事的。然而,探春所赠荷包绣了一片红杏,惜春所送团扇则是一片荷塘。旁人却还罢了,独宝钗用心深细,最是记得住事的。探春之红杏,令她想起旧岁宝玉生辰,一干人相聚怡红院夜宴祝寿,又抽花签,里头探春便是抽了一枝日边红杏倚云栽,必得贵婿。

旧时不过顽笑一般,如今想来,宝钗却不由心里一动,生出几分酸涩:当初一干姐妹顽笑,如今自己怕也成了笑话一般。探春人等皆是定了下来,日后前程总有数儿了的。独自己竟如浮萍,犹自未定。

想到这里,再瞧着这荷包,她不由想到一首古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一时伤感不尽,饶是素日里端雅含蓄,这会儿她也不由红了眼圈儿,且撒两滴泪,又将这荷包搁下。只转眼瞧见那团扇,见着上头红花绿叶白莲藕,忽念着莲字,越发自怜自伤,竟就泪如雨下,不知如何压住。

这会儿莺儿从外头回来,原是满脸含笑的,忽见着她如此,慌得忙搁下手里的匣子,且去搀扶宝钗:“姑娘这是怎么了?”说着,她又要叫小丫头进来,必要叱责:“文杏她们竟是死了不成?我去太太那里一会儿,她们竟也不能服侍!”

“原没什么事,不必叫嚷,就是旁人瞧见了倒不像那么一回事。”宝钗摆摆手,拿了帕子拭去泪痕,又道:“原是昨儿我不曾睡好,三妹妹四妹妹又来谢我,倒是应承了一阵。待她们走了,我便有几分迷迷瞪瞪,怕是睡迷了,也不知做了什么梦,醒来便觉伤心,这哭了一场倒是好过了些。一件小事,吵嚷出来,倒似我与三妹妹她们生了嫌隙。”

莺儿方止住话端,见宝钗神态如故,虽则心里疑惑,却也不敢再说什么,忙将那匣子打开,笑着道:“姑娘,这是太太那里新得的,说是与姑娘插戴。”里头自是是一色鲜亮的各色钗环簪钏等物,俱是用各色宝石斟酌所制,难得新雅里透着一二分素净。

宝钗看着摇了摇头,却也说不得什么,只叹道:“倒又累得妈她十分劳心。”旁话再没一个字多,心里却不免伤感——为着自己与贾家的婚事,母亲实费了十二分的心力,只她如此,老太太那边未必点头,就是宝玉,也未必真如她所想那般。

想到此处,宝钗目光微微有些暗淡,手指轻轻一点,落在一枚金簪上头,心思却不知飞到什么地方去了:宝玉、宝玉他……

贾宝玉他正自白着脸,低头束手立在下头,听贾政的吩咐:“如今你年岁渐长,也是要成家立业的人了,却不知读书上进!也是我不教养之故。现在想来,却是自误误人,此时不教养,更待何时?就是王事俗务繁忙,也须寻出时辰才是。从今而后,每日从老太太那里回来,便往我书房里读书。”

这等吩咐,不啻于晴天霹雳,将个贾宝玉劈得面皮青白,肝胆俱裂,半日且回不过神来,口里不过唯唯诺诺罢了。贾政见他如此,原要发怒,只想到先前往贾母处请示,她虽不曾拦阻,却是再三不许惊吓着。这一番思量,他方压下斥责,沉着脸道:“你还有旁话?没有就下去,明日起便要仔细!”

宝玉这方浑浑噩噩离去,又寻贾母,虽得了温言劝慰,道是再无妨碍云云,他却实有几分惊慌的。不曾想,头几回过去,虽则在贾政跟前读书,也是受了训斥,却不似旧日那般严苛。

由此,宝玉虽是心里犹自惊魂未定,又是学得八股等事,他到底也忍了下来。只他心内自来不爱这些个东西,严压之下不得已为之,心里实在煎熬,又是读书费神,不出一个月竟就瘦了许多。

贾母看在眼里,哪里舍得,立时寻了贾政来问。不想两人才说了半晌话,外头就有下人匆忙回报,

第一百七十一章 宦官索贿贾府失声

却说来的并非甚大太监,原是小黄门,因而并不曾摆香案启中门跪接旨意。外头门吏进来,先报与贾赦、贾政、贾琏三处,不想贾政在贾母这里,贾赦、贾琏父子就自先过去应酬,方知道因贤德妃贾元春这两日忽而病重,又有旧例,方使了个小黄门过来打个招呼,请贾母、王夫人早两日入宫探视。

闻说这等消息,贾赦、贾琏父子皆是吃了一惊,又忙取了上上等的谢银打发这小太监,转头就使人报与贾母、贾政。由此一来,阖家上下人等知道的,心中俱是惶惶不安,倒是贾母心里明白,又令人请了贾珍过来商量,却也无从区处:自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谁能强争了?

王夫人见着众人皆无言语,不觉珠泪滚滚,哭道:“这好好的,娘娘怎么就病重了?也不知是个什么病症,好叫我悬心!”她母女连心,如此啼哭旁人也说不得什么。

只这原就不是好事,她再一哭,屋子里登时越发沉凝下来。

还是那贾珍本自隔了一层的,又是知道些世情的,因道:“老太太,如今诸事不明,许是娘娘病了一阵,又在宫中寂寞,不免有些灰心,方有这么一番话。未必真情就是那般。横竖后日便能入宫探视,彼时一见便知,何必如今伤心,倒显得不是我们这等人家该有的礼数。”

这话确有一番道理。

贾政虽是伤心,到底外头也是经历过的,原不过因父女之情遮了眼,此时心神一震,竟回转过来,不免点头称是,又道:“自来伤春悲秋,时气所致。加之娘娘一时病了,心有所感也是常情。”

如此说了一番,王夫人也心里振奋了三分,又觉再哭竟是咒着元春,忙收声拭泪,声音稍有暗哑,神态比之先前却好了五分,口里连连道:“必是如此!必是如此!”贾母看她一眼,方点头道:“你们说的在理,娘娘自小康健,又是有大福气的人,一时小病罢了。明儿我们入宫探视,好好劝慰一番,自然也就病愈好转。”

说到此处,众人虽还有几分心神不定,到底面上都能掌住了。自来上行下效,一干仆妇人等见了,便也渐渐如常。倒是宝玉人等知道了,俱是不敢多言多语,只不过一径照着贾政贾珍所言行事罢了。

由此贾府上下心中略有不平地熬了两日,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皆是早早起身,按品大妆,且往宫中探视。虽说宫中规矩严苛,到底有几分惯熟了,三人皆按礼而行。小半日过去,她们便要入了贤德妃所在凤藻宫。正是稍稍松了一口气,不想里头就出来一行太监,临头的太监年约三十许,面白眼细,细看服饰却是掌权的,贾母人等一见,忙收脚立定一旁。

那大太监倒也知礼,抬头见着贾母一品夫人的妆饰,忙上前略略一礼,又见邢夫人、王夫人后退两步不受礼,且要回礼,心里自受用了三分。贾母又十分亲和,言语知趣的,他便笑道:“咱家方才奉命过来宣圣上口谕,不合竟这般巧,正遇到老夫人、夫人们。”

贾母听说是奉命宣旨,又是口谕,想来必是圣上亲近之人,越发谨慎,略略躬身应和了两句,只说缘法所致。那大太监听了,自是一笑,又说两回话便告辞而去。贾母等方松了一口气,直往凤藻宫里去,却早有抱琴迎了出来,笑道:“老太太、太太们来了,娘娘方才还念着呢。”

“抱琴,娘娘的病……”王夫人这两日日夜悬心,一时见着她,不觉忘怀,竟就在外头问了起来。还是贾母咳嗽一声,瞪了她一眼,方拦下了:“娘娘自然妥当。”

抱琴原在宫中历练过来的,言行不着痕迹:“是,正是老太太的话,娘娘这两日竟好了许多。就刚刚儿,圣上方使钱公公过来探问呢。老太太、太太们万勿担心。”

这话一说,三人皆是心里一松,忙随她入内探视。

那贤德妃元春早便收拾齐整,头戴金丝八宝如意髻,绾着一对鸾凤挂珠钗,耳中项上皆悬明珠,一身银红镂金凤穿牡丹银红宫装,像是寻常宫中模样儿。只细细一端详,便能瞧出她粉面微白,唇上微青,连着身形也比头前憔悴了三分,虽是妆容妥当,也能瞧出正是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