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弄(2 / 2)

娇娘美如玉 浣若君 1848 字 21天前

瞧他那两只手比乡村妇人们的还细,当是个只会握笔杆子的,没想到心思倒还挺深。

如玉早已在院子里忙着鸡和猪,正在后院门上赶着鸡归圈,仰头见安康带着张君自坡上往下走着,忆起方才一路进村里各家人们在门上议论着,必得要请里正大人到自家吃顿好饭的话儿,再看他俩作贼似的样子,不禁有些好笑。

张君也是似笑非笑,等安康都进了门,仍还在如玉家外院的矮墙边上站着。如玉扫罢了院子才要进门,便听张君唤道:“小娘子!”

如玉止步,问道:“何事?”

张君转过头来,脸上神情特别奇怪。似笑非笑,又有些得意,伸两指微在虚空指了指,才道:“你叫如玉!”

如玉看他那神情,先看他眉间似有笑意,以为他要掏五两银子一年的饭钱出来,再看他沉吟了片刻,又以为他是想提点要求,好叫自己也给他整顿竹笋炒腊肉,那知他竟冒出来这样一句,不禁觉得好笑,唔了一声道:“是,里正大人觉得这名字不好?”

也许他手里该有把折扇的,一甩,打个花腔。可惜他落魄如此,连把扇子都没有:“人如其名。”

如玉觉得他这话有些轻薄之意,可若说轻薄,昨夜在山窖里挨的那样近,也没见他有什么不轨之举,心里一热,以为自己果真人如其名,为了张君这句好话儿,决定给他给点好吃的!

晚饭时如玉破天荒到山窖里取出几只自己藏了一冬的梨子出来,削净了皮儿盛在盘子里。

她端了盘子才要入厅屋,张君急忙安康道:“把桌子抬出来,也请你老娘出来,咱们就在屋檐下吃饭吧。”

如玉端了盘子在屋檐下,仰脸看了眼张君,见他轻簇着鼻头正盯着那厅屋,一脸嫌弃。忽而就明白他为何死活不肯进那屋子去了。安实老娘不爱洗澡,甚至觉得冬天洗了澡就是伤了人身上的元气,要着凉感冒,所以不到五月,是绝不肯洗回澡的。

一冬不洗澡的人,再兼那屋子烧了一冬的炕,烧的又净是些羊粪与草叶,而安实老娘一个半瞎的聋子,又不甚爱开窗户透气,那屋子里的味道,自然也就比较难闻。

乡里人们自家多也是那个味道,闻惯了也不嫌弃。但张君一个京城来的贵家公子,便是家里有火炕,也不过冬日闲坐,烧的也皆是干净东西,自然不会有这种味道,所以他为了避那味道,才死活不肯进厅屋去。

等着安康拭净了桌子摆稳了,如玉将那一盘销的白澄澄的梨摆到桌子上,数了两只小签子戳到上头:“这还是去年的梨,过了春节皮有了股泥味儿,不过我已削掉了,里正大人若不嫌弃,就尝上几口。”

说实话,纵使京城里,隔年的水果到了这个季节,也到了有泥味而不能入口的时候,所以人说三月的苹果猪都不肯吃。张君见那削成瓣去了核的梨子白玉一样,拿签子戳了一瓣送到嘴里,果真是甜,沁透舌尖的凉甜,嚼之没有一丁点的垢尘味,仍还是树上新摘下来的清脆鲜甜。

安康也是个孝子,先戳了一签子进屋给老娘,才出来坐到了张君身边,解释道:“我家有处山窖,是这村里独一份儿的,只要瓜果蔬菜放进去,一年半载轻易不腐不坏的。”

张君想起昨夜在山窖中,揽那小寡妇在怀中时心里浮起的那股子难以言喻的心悸,以及唇略过时,她颊边耳畔那抹如脂似玉般的滑腻,由衷赞道:“确实好吃。”

不一会儿如玉端上饭来,却是张君前天夜里所吃的那带浇头的面,浇头里有咸肉粒,还有冬瓜与萝卜丁儿,另还有一碟子小香葱呛抖过的腌笋,与一碟子撕了筋焯过水凉拌成的鲜芹。这鲜芹也不是应季菜,张君记得昨夜他曾摸到簌簌发抖的叶子,估计就是这东西。

两人默默吃完,张君取帕子擦过嘴才问安康:“你家嫂嫂为何每餐皆要端碗饭出门,是送给谁人?”

安康连忙答道:“那是我们村唯一一户异姓人家,沈归。沈归常年在外行脚走商贩,因家中未曾娶妻,便一月给我嫂嫂几文钱,叫她一餐送一碗饭过去。”

张君听到沈归二字时,眉头不经意的抖了两下,随即又问安康:“那沈归,从来不回家么?”

安康想了想道:“我在柏香镇上读书,等闲不在家住的。不过听我嫂子的口气,只怕他至少半年未曾回过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