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2 / 2)

长安风流 萧玄武 3235 字 23天前

侯君集背手而立,脸色平静的点了点头。

“丹丹,你和苏怜清要好好照顾少帅,等我回来。”李雪雁又对车外的澹台丹丹说道。

“公主放心去吧。”澹台丹丹说道,“我本该陪你一同去的。”

“不必了。”李雪雁微笑道,“我若能安然无恙,就是孤身一人也是如此;我若注定不归,纵然千军万马同去亦是相同。所以,你还是留下来照顾你妹妹和慕白吧!”

“哎!……公主,你一切保重。”澹台丹丹叹息了一声,抱拳道。

这时,天空之中传来两声鹰唳。众人仰头一看,有两只苍鹰正在半空盘旋。

“又到九月鹰飞的日子了……”侯君集自言自语道,“打仗狩猎的好时节。”

“九月?”李雪雁突然一醒神,问道,“今天是什么日子?”

“九月十三。”

李雪雁急忙缩回车中,从贴身之处拿出白色的小锦囊来,拆开来看。

里面依旧只是一张小纸条,外面也没有文字说明是写给谁的。于是李雪雁小心翼翼的将它打开了。

看到上面的一行字,李雪雁顿时有了失声痛哭的冲动——

“如若前世,我只给你的尸身披上了一件外衣;今生罚我,葬于你的墓旁。”

第429章 商君愿,枭雄志

噶尔钦陵披一袭宽大松散的锦氅,半裸出结实的古铜色胸膛,头发也未扎束任由它披散下来,单膝上顶只手撑额的斜躺在雪白牦牛皮铺就的卧榻之上,手捧一本古蓝色书籍看得津津有味,脸上不时泛起玩味的笑意。

在他下首,有一名年不过十五却生得清丽脱俗的汉人小丫头,在小心的伺候一个火炉,用新嫩的茶叶煮着温香的茶水。另一边,有个满头雪发的老者,盘腿坐于一矮几之前,正在品茗阅书。

看这情形,半点不像是戎武军长所处的帅帐之中,反倒有点汉人富家子弟,在享受风雅闲淡的诗书时光。

“先生,学生将这《庄子》读到深处,忍不住有些想笑。”噶尔钦陵突然说道。

“元帅因何发笑?”座下的老者放下书本茶盏,问道。

“老庄俱为一体自成一派,都是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让人无欲无求逆来顺受。”噶尔钦陵嘴角略微上扬隐隐露出一抹讥讽的冷笑,说道,“中原大唐李家皇室,认了老子李耳做祖先,便也接受了他们的学说,以道教为国教。先生以为,这意味着什么?”

“老夫,未尝明白元帅的意思,元帅何不明示?”老者有点迷惑的问道。

“那意味着,中原必衰,吐蕃必起。”噶尔钦陵泯然一笑,将那本古蓝色的《庄子》朝床塌边一扔,坐起身来,振振有辞道,“欲望,是人的本能。人活着,怎么可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进取之心、失去生存之道。古往今来,中原的帝王皇族往往就是缺乏自信,害怕百姓们懂得太多,欲望太多。于是,汉武罢百家而独尊儒,以‘天地君亲师’、‘礼义仁孝’这些东西来治国。名为教化万民,实则是为了束缚百姓的手脚阉割他们的欲望。这与老庄所提倡的‘天人合一清净无为’实有异同同工之处。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不思进取逆来顺受。这样一来,百姓们都老老实实的甘为太平之犬,皇族就能轻松的驾御他们,而不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了。”

“这……”老者脸色窘变无语了半晌,尴尬的点点头,“这未免有失偏颇吧?儒、道并非你想像的那般迂腐无能,你这看法,未免有些片面和偏激了。”

“偏颇吗?大唐李家认了老庄做祖宗,以道为国教,以‘清静无为’教化万民。因此李世民登基仅仅十余载,骄骄自满以为四海呈平天下无双,整个中原帝国就呈现出不思进取、耽于享乐的现状。”噶尔钦陵说道,“秦慕白曾跟我说,胡人从无百年国运;我可以跟他对上一句,古来中原自败江山。儒也好道也罢,学派自身本无过错,但只要他们将这些学派学说用来束缚自己的手脚、阉割自己的欲望、扭曲自己的魂灵,我们就有永远都有机会马踏中原制霸天下!这与我们胡人的兵力是否强大、国力是否昌盛,并无多大关系。这是他们要自暴其短自毁江山,怨不得我们。就算今天不成功,明天,或者明天的明天,总有一天——会有他们口中的胡人异族霸占中原,以少数人统治他们亿万汉人!——老师,你觉得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听了噶尔钦陵的长篇大论,老者已是冷汗颊背无言以对,这时略显仓皇的道,“元帅治学入深,老夫已是不能及也!”

“先生谬赞了。学生知道,先生身为汉家大儒,一定在心中痛骂我这个不肖的学生。”噶尔钦陵笑道,“但是先生,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噶尔钦陵身为吐蕃元帅,为何苦苦研读汉学?”

“这个……汉家文化博大精深,博古通今学已致用,难道不是么?”老者说道。

“非也!”噶尔钦陵呵呵的笑,说道,“我之所以精钻汉儒经典,就是为了了解你们汉人,知道你们的长短优劣。然后,我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修治汉学十多年,尤其喜欢研究中原的历史。说句心里话,我对汉武以后的中原历史,都很鄙夷。原因只有一个,汉武以后,汉人的欲望被阉割、思想被束缚,就算偶尔能有几个绽放出奇异光彩的杰出人物,也不过是芸花一现。要我说,中原历史上最精彩的时代,就是大秦帝国的时代。那时候,百家齐放大争之世,天下精彩大气磅礴!——我尤其喜欢以法治国的大秦帝国。商鞅变法奠定了秦国的法制基础,从此改变了整个战国的势力格局,大秦霸业蒸蒸日上最终横扫六国平定八荒!——只是可惜啊!至汉武之后,所谓的‘法’,不过是皇族贵戚们架在百姓头上的利剑了,不再具备富国强兵的神奇效果。而儒、道这些东西,就是皇族帝王们套在人们身上的牢笼与枷锁。这一切,慢慢造就了中原汉人的劣根与奴性,让大多数人浑浑噩噩蒙蒙昧昧,宁愿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来决定。从而,历史的走向与王朝的更迭,就取决于少数的一些人了。这就是以儒治国演变而来的最大弊端——落入‘人治’的生死循环。中原有句俗话,天下将乱必定妖孽——整个天下的命运,取决于君王是否圣明,他身边的臣子是否贤能。稍有偏差,天下大乱王朝易鼎。更有甚者,一个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只配生孩子的妃嫔,也能改变一个帝国的命运。可笑么,我尊敬的老师?”

“……”老者满头冷汗,无言以对。

噶尔钦陵瞟了他一眼,不由得笑了,说道:“先生为何如此局促不安?”

“其实元帅说的这些,虽然见解独到,但并非没人想到。”老者说道,“但是,中原历来以儒治国,儒有其长法有其短,世上并没有完美的学说。那究竟是用儒还是用法,那还得因地制宜折合取便。元帅辅佐赞普平定高原君临天下,乱世方定当用重典,元帅以法制国于是很快达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但这是短期的。从长远来看,打江山易治江山难,治国首当治人;治人首当治心。因此,以儒道教化万民,非但是可取,也是非取不可的。”

“是么?那么至少在我有生之年,吐蕃必定坚持以法治国,绝不动摇!”噶尔钦陵无所谓的笑了一笑,信手拿起那本《庄子》往那煮茶的美姬身边一扔,“烧了它。这等迂腐无用的歪理邪说,休得再出现在高原之上!”

老者惊诧的脸色一变,但也未敢多言。

“始皇之后无霸者,大秦之后尽迂腐!”噶尔钦陵站起身来,双眉微沉脸色肃重的说道,“若能让我吐蕃帝国有朝一日终成霸业,我噶尔钦陵原为商鞅,虽五马分尸不得善终,然,此生无悔!”

“报——”正在此时,帐外小卒来报。

噶尔钦陵皱了下眉头,表情略显不快。谁不知道他每天都有固定时间修习学问,这时候谁也不敢来打扰他。

但既然来了,肯定是有重要之事。

“就请老师先行回去歇息,学生恭送。”噶尔钦陵拱手弯腰,行了个大礼。

“好吧,老夫告辞。”老者站起身来,凝视着噶尔钦陵,说道,“元帅,王道与霸道,虽一字之差,但天壤之别。其中微妙利害,你还需得仔细精研,方能领悟。切不可肤浅于皮毛啊!”

“学生知道了,先生放心吧!”噶尔钦陵笑眯眯的,亲自送老者出了帐。又差走了那个煮茶的美姬,叫进报信的小卒。

小卒报说,有唐军使者到。

噶尔钦陵不为所动,一边慢吞吞的穿戴衣物一边说道:“莫非是秦慕白来下战书了?接了便是,何必烦我。”

“不是……”小卒答道,“来了一个使团,约有十余人。使者乘坐的,是大唐皇族专用的彩绦金络四乘车,而且,那车闱是粉色的。”

“哦?”噶尔钦陵也略感惊疑,“皇族女眷的用车,规格还不低啊——可有询问,来使是谁?”

“问了,对方不予回答,还狂妄的要求……赞普与元帅一同到营前亲自恭请!”

“如此狂傲,难道是秦慕白的妻子高阳公主?”噶尔钦陵双眉一沉,马上又道,“不可能!据闻高阳公主有孕在身留在兰州歇养——那就只会是她了!”

小卒一头雾水,迷茫道:“元帅,那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