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北关烽火(上)(1 / 2)

极品小郡王 一语不语 2151 字 5小时前

北方战事缓和,但身在关隘中固守的魏朝将士却并不好过,随着北关第一道防线的失守,士兵只能龟缩在一座座好像堡垒一样的城池里固守,每天面对的都是城外的荒凉,还有随时可能应对的小规模战事。在北关沿线,有大小关隘几百座,都是土石头堆砌而成的,小的只有一座城楼和瞭望塔,大的也不过是边境上的一座城池。

对于北方将士来说,能活命就已经不错,每个关隘内驻军不同,小的堡垒或者只驻兵几十人,而大的城塞则驻兵上千人马甚至是数千人马,每天没事的时候只需要站岗放哨顺带以烽火传递消息,要说这几个月间士兵的斗志早就快磨没了,要不是堡垒外就是经常突击和乱窜的鲜卑骑兵,很多士兵早就当了逃兵。但就算如此,逃兵也不少,但也有很多人知道,但凡留守在关隘中还有条活路就别当逃兵,首先是城外随时可能来的鲜卑人会要了命,当了逃兵也很可能会被自己的人马当成是流寇所杀,得不偿失。

在北关西线防区晏城东部的一座小关隘内便驻扎了三十多名士兵,这样的小关隘在所有关隘中并不起眼,但因为地势险要,传说是在几十年前某次与鲜卑人交战中有人修建了这关隘,之后这关隘中总会有人驻守。在年初与鲜卑人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关隘内驻军过百人,巴掌大的一块小城内不但开辟了校场,甚至还会有地方的百姓上来做买卖将柴火甚至是一些生活品运上来卖。百姓都知道这里的士兵出手阔绰,因为他们都是江都的兵马,属于东王府的子弟兵,粮饷和军饷从来不会克扣,而且这些士兵也好说话,明码实价从来不会欺压地方百姓。可到了三月份鲜卑人大举入侵之后,便没有百姓再来,士兵们也知道不是百姓不想来,实在是鲜卑人来势汹汹,地方百姓要么逃难去了,要么在这场战争中被掳劫或者已经身死。而关隘内最初一百多驻兵,到四月时被征调了三十多人去别的关隘镇守,之后关隘打了一场惨烈的攻防战后,就只剩下四十多个弟兄,后来十多个伤病被运走到大城中治伤,剩下三十几个人便是这小小王国的主人,基本不会有什么人来打扰。

关隘没有名字,但士兵大概对这种关隘有称呼,一般是称呼土疙瘩,北边疙瘩或者是南边疙瘩,一个关隘可能有好几种称谓,全看是谁在称呼。而他们的关隘并没有名字,因为距离最近的关隘和城池也有四五十里远,所以这里也是被遗忘的角落,在关隘之外是非常危险的地方,每到晚上都能听到狼嚎,就算不是野兽,鲜卑人的骑兵也会经常呼啸而过,若是鲜卑人再靠近一系的话,关隘上会有士兵射箭对鲜卑人示警告诉他们这里是有人镇守的,鲜卑骑兵通常也不会靠近,因为光靠骑兵的力量是很难攻进这种关隘的,即便攻下来意义也不大。在之前康州之战结束后,鲜卑人撤兵战事也进入缓和阶段时,鲜卑人便放弃了上百座这样的关隘,鲜卑人不擅长驻守打防守战,就算他们把关隘夺下来驻扎进去,也顶多是多了一个有四面墙的帐篷,魏朝的兵马基本从来不会主动出击与鲜卑人正面交战,连被鲜卑人夺走的关隘也不会去主动攻打。

小关隘内上次有人来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朝廷从晏城运来了一批粮食还是蔬菜,甚至还有一些肉食,原本是准备了一百人份的,但在得知城中仅仅剩下三十多人后,运粮的人马也没多留,每个人基本留下一个月左右的口粮,因为粮食在夏天长期驻藏很容易受潮,在这种关隘内在下雨天很难防潮,主要是因为没有成型的仓库。等那些运粮的人马走了才不到两个时辰,便有鲜卑骑兵杀过来,那些鲜卑骑兵是追赶运粮队,关隘中驻守的士兵毕竟没法出去,他们对于之后那队运粮人马的情况也很关心,但至少在这场战事结束之前他们是不可能知道了。他们甚至对于自己是否能熬过这场战事也心怀疑虑。

“……那土娃子,我跟你说,我看他命就不长,你说那乱箭射过来,旁人都没事,偏偏他脑门子上中了一箭,嘿,他命还挺大,脑门子中箭连那些大夫都没办法,他还竟还熬了七八天,不过后面他只能在那哼哼,几个老的在旁边看着,连喂点米粥给他喝他都喝不进去,到第八天夜里的时候才咽的气,土娃子也蛮可怜的,据说家里有媳妇还没过门,都等着他打仗赚点粮饷回去,老娘和兄弟姐妹还不少,唉!他还跟我说想得军功换点田地,家里那边有田的老爷心太黑,只有自己的地才不会被人坑呢……”

老兵正坐在城头上将过去几次战事的经历,讲故事的老兵曾是北王府帐下的,后来北王府的兵马投降,北关驻守的北王府兵马便归于林詹帐下,实际上北王府的老兵已经不多,在这座小关隘内也仅剩下这一个,旁人称呼他孙老爷。因为他姓孙,也不跟人说名,说是怕说出来容易被阎罗王叫名招魂,而他说话总是提及“老爷”什么的,所以别人直接叫他孙老爷,本身人还不算老,只有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的模样,在北关周边三十岁以上的老兵都很少了,因为东王府帐下所招募的新丁都是二十岁以下的,连二十五岁以上的士兵都很少。整个小关隘内的士兵都知道,这孙老爷虽然看起来乐呵呵的好像没什么牵挂,但其实道行很深,经过的事多,有些事经过他一说心里也能开解一些,毕竟在小关隘内一驻扎就是半年多不能出去见人是很无趣的事,比坐牢还要无趣。

“孙老爷,您跟那土娃子到底是啥关系?”终于旁边有人忍不住问起来,却是城头上正在放哨的回过头问的。

孙老爷冷笑道:“干你的活,没事瞎叨叨什么,要是有那些蛮夷崽子趁着天刚黑没黑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摸过来,你就知道啥是蛮夷崽子,那可真叫恨哪。那蛮夷崽子别看年岁不大,但力气活那可真是大的很,两三个上去都按不住。有次我们逮了鲜卑蛮子的一匹马,上面有个蛮夷崽子就拿刀在那挥,我们把他堵在山旮旯里,也不上,就等着那崽子自己焉,可他就是守了一晚上,我们都快熬不住的时候,他骑上马就想跑,被我说的那土娃子一石头给撂下来,别说那土娃子扔石头真的准哪,说是小时候扔鸟窝练出来的。喂,你们这些小娃子,南方那边有鸟窝没?”

几个南方来的士兵对望一眼,其实根本不用他们说,鸟窝这东西南北都有。却是旁边一个很稚气的士兵问道:“什么是鸟窝!”马上招来别人的一阵哄笑。

孙老爷也笑了笑,问道:“你这娃子是哪来的?”

那少年士兵道:“江都。”

“哦。”孙老爷这才释然,道,“原来是城里头的兵。你可不知道,乡下地方树上都有鸟窝,有那娃儿不大的成天上树掏鸟蛋,有时候把自己蛋蛋就给树叉子给划了,那可叫一些鲜血淋漓啊,大人看着可怜,可这小地方也没个皇宫啥的,不然送到宫里当太监,好在也能混个出路不是?你们江都好啊,还有个皇宫,东王府里也有太监吧?”

这问题把在场的江都年轻士兵给问住了,东王府里到底有没有太监他们也根本不知道。虽然都是江都人,但东王府里的事还是很神秘的,那可是江都最要紧的地方,平日里可没人往那靠,谁会去管里面有没有太监?

孙老爷道:“我跟你们说,要掏鸟蛋,就别找那乱树叉子去,你们一个个都大了,都穿着军服了,可要你们将来有了孩子,可千万别让他上树啊!”又惹来旁边士兵的一阵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