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黑名单(2 / 2)

民国大文豪 薪越 1347 字 7天前

所以,他们认为林子轩有病,和苏联人闹,和日本人闹,就不能消停会。

你真以为这两大强国不敢动你么?

林子轩倒没有这么自信,他虽然有名望,不过日本人要真想刺杀他并非难事。

在民国时期,遇刺的名人有不少。

1913年,宋教任在上海北站检票口突遭枪击,随后不治身亡。

1931年,宋子闻在上海北站遇刺,他的秘书被打死,他侥幸逃过一劫。

1934年,《申报》总经理史量材从杭州回上海的途中遇刺身亡。

这都是颇为有名的人物,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在这个混乱的年代,没有人绝对安全。

日本方面之所以没有刺杀林子轩,一来的确是顾忌他在上海的声望,包括和各方的关系,第二个就是林子轩以往没有触及到日本人的底线。

林子轩的确有反日的倾向,却还没有造成恶劣的影响。

日本方面更为关注的是中国政商两届的人物,政界有权势,商界有资本,政商两届的人物才是影响中国的势力。

文化界的名人当然也有影响力,只是没办法对中国局势造成实质性的影响。

所谓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说的就是文化界的知识分子不满现状,有所抗争,但又软弱胆小,摇摆不定。

说白了,文化人只会耍嘴皮子,不会干实事。

所以,日本人对中国文化界的名人一直采取拉拢收买的态度。

这一次,林子轩的做法让日本方面感觉到了不安,他们把林子轩放入了黑名单之中。

这份黑名单是日本在上海的情报机关根据搜集的情报做出的判断。

黑名单上的人员都是具有反日倾向的中国名人,按照对日本危害的大小排序。

林子轩暂时排在名单的后半段,从此进入了日本情报机构重点监控的范围,不过还没到日本人孤注一掷进行刺杀的阶段。

林子轩对此毫不知情,只是他并不傻,明白这次把日本人得罪狠了,非常注重安全。

他准备借着这股舆论风潮成立旅顺大屠杀的调查团,搜集更多的证据。

相对于《甲午风云》在上海滩掀起的舆论风潮,张时川拍摄的《中日海战》颇为尴尬,如果《甲午风云》的剧情是真的,那么张时川的电影就是为日本人的罪行翻案。

如今,上海市民都知道所谓的中华电影股份公司的后台是日本人。

不少爱国学生和市民发起抵制华影和《中日海战》的游行活动。

张时川陷入被动之中,他有两条路可走。

一条是脱离华影,自谋生路,另一条是继续跟着日本人干下去,有了日本人的资金,他不信拍摄不出好电影来。

他实在是不甘心就这么输给林子轩。

事实上,林子轩已经不把张时川当成对手了,他正在看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

影片的内容很简单,讲述了一位画家正在案头作画,忽然墨水瓶里的墨汁变成了一个小纸人跳出来,不停地给画家捣乱。

画家没有办法作画,便起来捉小纸人,最后在床底下捉住了纸人,又把它塞进墨水瓶里。

这部电影叫做《纸人捣乱记》,之所以说它有意思,是因为这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