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九月初二,藁城行辕。
崇祯站在二层小楼的窗口,看着对面廊檐下的东宫侍卫——实际上是东宫的私军。去过一趟战场之后,他现在也能分辨出军人肩章上的星徽所代表的含义,这让他更为好奇,为什么那些身居高位的将校会跪在皇太子的书房门口。
东宫不是在尽量回避跪拜礼么?
“王承恩,”崇祯叫道,“过去问一下,那些人犯了什么事。”
王承恩硬着头皮去了。诚如他所料的一样,这些军官对他不理不睬,一个个都紧抿嘴唇,丝毫没有大胜仗的喜悦。一直到抓住了个曾经宫里认识的宦官,王承恩方才问了出来,原来这些将校跪在这里是来请罪的。
问清楚了缘故的王承恩连忙上了小楼,回禀道:“皇爷,这些将校都是来请罪的?”
“请罪?不是打胜了么?还请什么罪?”崇祯大奇,又问道:“皇太子呢?”
“千岁在书房与总参谋部的老将们商议军事。”王承恩道。
崇祯皱了皱眉头,道:“这不是我家待忠勇功臣之道,你去跟皇太子说,既然打胜了仗,再大的过错也不是不能宽宥的……”他说着,就见那边书房的门开了,尤世威为首的总参谋部的将校列队而出,见到廊檐下跪着的萧陌等人,也是颇为意外。
不一时,朱慈烺亲自出来,上前扶起萧陌、萧东楼、单宁、周遇吉人。东宫六大营头,除了罗玉昆和肖土庚,其他四个营的营官都在这里了。
“报告不是交了么?你们这又是何苦来着?”朱慈烺笑道:“刚在里面与几位老将军商议下一步的部署,屋里热得够呛,咱们就在这院子里吹吹风,凉快些。陆素瑶,去准备点果子和冰汤来。”
“尤将军若是没事,也一并聊聊吧。”朱慈烺见尤世威还没走,邀请道。
“敢不从命。”尤世威抱拳应道,他还是不习惯东宫的军礼,虽然看着更气派些,但总有些异样。
朱慈烺招呼众人在池塘边散落而坐,借着树荫和水汽,倒是真要凉快许多。他道:“报告我看了的确有很多问题,比如单宁没有留主力看守后路要道,这是十分不应该的事。但是我也注意到三营的会议记录没有相关讨论,可见左光先、牛成虎、惠显明显是心存侥幸,只想着尽早赶到藁城立功,这点上他们也有责任。当然,单宁,你是主官,你得替他们背起来。”
“是,卑职明白。”单宁重重一垂头。
“萧东楼,你现在知道欲速则不达了吧?”朱慈烺对于战场迷路这种事最为头痛,说是运气不好吧,也不能全归在运气。说是轻忽吧,人家也是很尽心地在赶路……最后只能泛泛道:“以后还是要定好章程,稳扎稳打,尤其探马要放得远一点,战场的准备功课一定要做足。”
“末将知罪!末将敢立毒誓,再无下一遭。”萧东楼沉声道。
朱慈烺又望向萧陌和周遇吉,笑道:“你们两个打得不错,是被拉来凑数的?”
“末将临阵应对有误,太过于行险了。”萧陌道。
“末将的骑兵还是操练不足,临阵时有几匹马惊乱了阵型。”周遇吉也道。
朱慈烺笑道:“好了,我下个定论吧。单宁和萧东楼的过错,其实是经验问题。萧陌和周遇吉,你俩是因为时间不够。尤其是周将军这里,咱们的马原本就不好,这是避不过去的坎,能操练到这个程度,我已经是十分满意了。”
周遇吉心中羞愧,暗道:第一排的马都是优中选优,临阵还是有十来匹出了异状。若不是敌军溃退,恐怕我这边的伤亡也不会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