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君臣交心(1 / 2)

权驭大明 小黑醉酒 1826 字 7天前

太和殿的朝会结束后,李宏宇跟着天启皇帝去了乾清宫,这使得满朝文武众臣纷纷流露出羡慕和嫉妒的神色。

朝堂上下跟天启皇帝关系如此融洽的官员只有李宏宇,李宏宇跟天启皇帝之间既是君臣同时也是师友,其他官员对此是望尘莫及。

陈婷也留在了宫里,朱婉婷带着她去见皇后和太后、太皇太后,在京城人们只认陈婷是李宏宇的女人。

至于陈婷新港宣慰使的身份则被人们所淡忘,在人们眼里宣慰使不过是一个土司职称而已。

虽然陈婷是第一次见朱婉婷,但她早已经从李宏宇那里知道朱婉婷是“自己人”,至于“自己人”是什么意思李宏宇并没有进行解释,因为他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和朱婉婷能走到哪一步,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朱婉婷是站在他这边的人。

在京城的所有人里,陈婷最想见的人自然是充满了神秘色彩的赵欣了,如果说李宏宇是“大明第一才子”的话,那么赵欣自然就是“大明第一才女”,可惜她为了李宏宇却舍弃了红装甘愿女扮男装踏入仕途,令陈婷是万分钦佩。

皇后、太后和太皇太后对陈婷的态度非常亲切,赏赐了不少宫里的贡品,使得陈婷受宠若惊,她自然清楚这是因为李宏宇的关系。

陈婷在后宫里陪着皇后等人的时候,李宏宇在乾清宫南书房里向天启帝讲述着这次海外贸易的历程。

当得知李宏宇在暹罗差一点就死在了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艾瑞克雇用的英军上尉莱曼的枪口下,天启帝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如果李宏宇出事的话那可就得不偿失,他宁愿不要海外贸易带来的那些红利。

不过,李宏宇真是一员福将,竟然根据小时候从一本西域奇书上看来的法子制出了一种救命的良药,进而成功避过了一劫。

李宏宇现在已经给爱德华配备了一些人手,加班加点地赶制青霉素,将其制成药片,这样的话便于携带。

虽然现在还无法判断服用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但青霉素的出现将挽救众多人的性命,毕竟口服药片的情形下,对青霉素过敏并且致死的人数量比较少,绝大部分还是非过敏体质。

由于青霉素被李宏宇定为军事战略物资,而且为了保密生产的产量有限,故而无法大面积推广,作为一种军用物资进行严格地保护。

“皇上,西洋红毛夷的海战使得臣甚为震撼,他们的战船上通常拥有数十门火炮,安置在船身两侧的炮舱,一个齐射就可以重创我军最精锐的战船。”

谈到回程时荷兰人伏击葡萄牙人的那场海战,李宏宇向天启帝一躬身,郑重其事地恳请道,“因此,臣恳请皇上下旨,让海关司组建西洋学院以学习西洋学科,师夷长技以制夷!”

“师夷长技以制夷!”天启帝闻言微微颔首,眉头微微皱着,神情凝重地说道,“朕准了,你全权负责此事。”。

在此之前,天启帝万万想不到大明水师竟然与西洋诸国的海军有着如此大的差距,这在他看来实在是匪夷所思,要知道大明可是堂堂的天朝上国,不能被西洋红毛夷的军事力量压制住。

虽然天启帝在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但就像李宏宇所说的那样“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了能缩小与西洋诸国军事上的差距,组建西洋学院是一个十分必要的选择。

对天启帝而言,大明现在可谓是内忧外患,内有党争以及后金作乱,外有虎视眈眈的西洋话红毛夷,而诺大的朝廷能真正为他分忧,有能力解决麻烦的人只有李宏宇,其余人不是热衷于权势就是有心无力。

其实,天启帝并不愿意李宏宇太过操劳,李宏宇的肩上已经压了足够重的担子,他担心李宏宇有一天会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压力。

可话又说回来了,除了李宏宇外没人适合组建西洋学院,因为大明那些寒窗苦读、饱读圣贤之书的官员们根本就无法接受西洋的那些学科。

“皇上,臣想从朝廷借调一人去西洋学院坐镇。”见天启皇帝答应组建西洋学院一事,李宏宇于是躬身恳请道。

“噢?”

天启帝闻言不由得感到有些意外,没想到李宏宇想要从朝廷调人,于是饶有兴致地问道,“你想调何人?”

“在家休养的原詹事府少詹事、河南道御史徐光启徐大人。”李宏宇正色回答,在他看来大明没人比徐光启更适合在他离开的时候坐镇西洋学院。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松江府上海县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后考取庶吉士。

天启元年,时任河南道御史兼詹事府少詹事的徐光启向朝廷启奏,希望能用荷兰人的红夷大炮帮助辽东明军守城,不过兵部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几门大炮无法改变战局,不如把买火炮的钱化为军饷。

因为与兵部有隙,故而徐光启于天启元年十二月请辞,到天津卫休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