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不简单的《论语》题(1 / 2)

望族风流 梦回故都 1167 字 3天前

三篇四书文,事关纪宁最后能否秋闱桂榜高中,也是这九天考试中最重要的三篇文章。

《论语》题,出的很简单,让人一看便觉得这应是道很容易的题目:“天丧予。”

《孟子》的题目,是:“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最后一篇《中庸》的题目,但也是三道题中比较特殊的一题:“国无道至死不变。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三道题乍一看,纪宁必当觉得第三道题最难,因为第三题是截搭题,前半段出自《中庸》,而后半段的“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是出自《论语》,在封建科举中最难的题目,恰恰就是这种断句式之后的截搭题,因为本身就不是出自一句话,所论述的内容都不同,要理顺思路来作文,很容易会发生偏颇。

但纪宁仔细看过是那道题目之中,却发觉第三道题目反而是最简单的,而最难的,却是只有三个字的第一题论语题。

第一题,“天丧予”,语出《论语?先进篇》,是孔子自己发出的感慨,予通余,也就是我,解释这三个字的意思,孔子发感慨说,“这是老天要我的命啊”。是什么原因让大圣人孔子都会如此怨天尤人?通过这句话的上下文就能得知一二,在《论语?先进篇》中也点明,“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就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

颜回,字子渊,十四岁就拜在孔子名下,是孔子一生中认为最得意的门生,没有之一。在《论语?雍也篇》中,有很大的篇幅是在描述颜回如何会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说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非常的勤奋好学,为人谦逊,“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从不迁怒于人,同样的错误不会犯两次,所以孔子才会在颜回死之后,发出了“天丧予”的感慨。

颜回历来是公认的孔子七十二名弟子中居首的人物,在纪宁所熟悉的那个时空中,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但在这时代中,颜回因为死的早,世人一向功利,颜回在孔子这么多弟子中就显得不显山不露水。

有这背景来,考生看到题目后仔细盘算后,必然会把议论的方向凝聚在探讨“对颜回之死看法”上来,论述孔子为什么会发出“天丧予”的感慨,会把颜回的生平事迹总结一下,表达一下对圣人爱惜弟子的感慨,这篇题目就算完成。

但纪宁却意识到,题目并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在纪宁记忆中,孔子之所以如此推崇颜回,完全在于孔子很推崇颜回的“仁”,而颜回很符合孔子所推崇的“礼乐”的标准。连在《论语?先进篇》的开篇,上来就点名了开篇的题旨:“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意思是:“先学习礼乐后做官的人,是平民;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是君子。如果问我要先用哪种人才,我会先用“先进于礼乐”的“野人”。

是什么原因,让孔子会觉得用人要先用“野人”,就是因为“野人”是先学了礼乐才做了官,这跟封建科举的模式很相似,都是平民百姓,先学习了儒家的思想,再学习了礼乐,再通过科举做官,这在孔子看来是人才。而那些先做官后学习礼乐的人,也就是世袭的王公贵胄,他们是先有官职而后学习礼乐的,在孔子看来,这些人就算是“翩翩君子”,也不能委以大任。